4月20日晚,一体化硅业龙头合盛硅业连抛3笔大额投资扩产计划,建设硅基新材料产业一体化项目、年产150万吨光伏玻璃项目和年产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总投资金额规模达425.86亿元


(相关资料图)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已有多家头部光伏企业大手笔加码一体化产能。业内人士表示,一体化属于经营杠杆,具有两面性,光伏主产业链各环节需要较高的固定资产投入,对企业现金流管理提出挑战。

截至4月21日上午收盘,合盛硅业股价报79.44元/股,总市值939.15亿元。

大举进军光伏行业

公告显示,为进一步完善公司全产业链布局配套,合盛硅业拟通过全资子公司中部合盛,在乌鲁木齐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建设进行硅基新材料产业一体化项目,项目总投资205亿元;同时建设年产150万吨新能源装备用超薄高透光伏玻璃制作项目,项目总投资44.55亿元。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具体来看,硅基新材料产业一体化项目建设内容包括:20GW/年单晶硅棒装置、20GW/年单晶切片装置、20GW年单晶电池片装置、20GW/年高效晶硅光伏组件装置、以及配套公用工程、辅助工程,建设期3年半。

“光伏产业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合盛硅业表示,本次对外投资落实了公司向工业硅下游进一步拓展的整体战略规划,拓展建设光伏组件产能,形成公司光伏新能源产业链一体化的格局,有利于公司打造新的盈利增长点。

另一则公告显示,合盛硅业拟通过全资子公司东部合盛在鄯善工业园区内建设年产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项目预计投资176.31亿元,具体包括建设10万吨/年多晶硅生产线各2条,建设期2年。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据了解,合盛硅业主要从事工业硅及有机硅等硅基新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是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中业务链最完整、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

合盛硅业表示,公司虽然在光伏组件领域、光伏玻璃、光伏多晶硅领域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但后续在团队经营管理、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方面仍存在不确定性。

同时,由于项目建设投资金额较大,合盛硅业表示,这将会对公司现金流、偿债能力造成压力,潜在的资金财务风险也将对收入的实现、未来业绩造成不确定性影响。

据公司同日披露的年报,2022年合盛硅业实现营业收入236.57亿元,同比增长10.62%;归母净利润51.48亿元,同比下降37.39%。公司一季报显示,一季度实现营收57.29亿元,净利润约10.03亿元。

一体化竞争加剧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隆基绿能、TCL中环、上机数控、晶澳科技、天合光能等多家头部光伏企业大手笔加码一体化产能。业内人士表示,一体化属于经营杠杆,具有两面性,应理性看待一体化行为。

今年初,隆基绿能宣布拟452亿元投建年产100GW单晶硅片项目及年产50GW单晶电池项目;晶澳科技计划投资约400亿元在鄂尔多斯建设一体化产能;TCL中环拟发行可转债募资103亿元用于25GW N型TOPCon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等等。

分析人士称,一体化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规模经济、上下游协同等降低成本或者扩大收益,实现更大的经济性,进而提升市场竞争力;此外,还能保障供应链稳定,避免产业链“卡脖子”。

该分析人士表示,一体化模式同样具有杠杆的属性,也就是向上可以放大收益,向下可能放大损失。一体化越强,周期起伏波动就越猛烈。

万创投行研究院院长段志强接受中国证券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光伏技术路线尚未有定局,TOPCon、HJT、碲化镓、钙钛矿等多种路线齐头并进发展。

“光伏主产业链各环节需要较高的固定资产投入,同时也对企业流动资金提出要求。”段志强说,“企业进军不同产业链环节,需要支付更高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对其现金流管理提出挑战。”

上一篇:

下一篇:

x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