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爱生活、爱旅行、爱摄影、爱美食,跟珊珊三丫头一起出发吧!

广东肇庆,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之一,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与中国大西南接壤的主体城市,位于广东的中西部,西江干流中下游,西与广西梧州和贺州交界,具有区位交通、生态环境、土地空间……等多重优势,是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溢出的重要承载地。不仅如此,肇庆还是一座具有超过2000历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在900多年前,宋徽宗御笔一挥,为这座城市赐名:肇庆,意思是“喜庆吉祥从这里开始”。肇庆既是广府文化的发祥地、粤语发源地,也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西方文明与中国传统文明最早的交汇处,有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汉代到清代,肇庆曾经多次成为岭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珊珊三丫头多次来肇庆游玩,之前多是选择鼎湖山、七星岩、盘龙峡、广宁竹海、砚洲岛等“大众“的景点,感受到了这是座“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美丽城市。但是,自从细读肇庆历史之后,珊珊三丫头再来这座城市旅行,就希望可以发掘到属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留下的沉淀,我穿街过巷,把自己所见和所了解的记录下来,让大家感受不一样的肇庆。今天带大家走访的肇庆老城区的老街的宝月路,许多来过肇庆旅游的人,都不知道这个地方。

关于宝月路,珊珊三丫头曾看到过这样一段描述:如果说天宁路、宋城路是老肇庆街巷的灵魂,那么宝月路就是肇庆老城区老街的精华所在,这里,流淌着遗韵千年的历史文脉,北宋名臣包拯在这修建的星岩书院、宝月台,它还曾是肇庆最高学府所在地,宝月路承载了不少肇庆人满满的回忆的地方,是集合历史人文底蕴与自然风光的“小众”景点。

来到肇庆之后,珊珊三丫头逛完肇庆的古城墙后,看到时间尚早,就在周边闲逛,因为之前了解过肇庆宝月路,所以临时决定前往看看,沿着老城区街道前行,最初没有感到有什么特别,整条宝月路并不长,大约有500米,从北宋到现在,经历了千年时光,还能找到当年包拯所建的星岩书院吗?这座历史建筑还有所保存吗?

走到宝月路的端州区文化馆的位置,珊珊三丫头被园林中立着的有许多“文字”牌子与碑石吸引住了,细读这些文字,确认了这里就是“星岩书院”的旧址。这里还有一个关于包拯及“星岩书院”历史历史介绍:包拯,又称包公,在中国的历史是“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代表。现在,虽然许多人知道包拯,但却有不知每个人都知道包拯曾经在肇庆工作三年。根据历史记载中,在公元1040年,即宋仁宗康定元年,包拯从安徽天长县令转任端州(从前肇庆的名字)知军州事(相当于即端州首官),到职后的包拯,做了许多民生实事,包括排沥屯田,挖井除疾,治理砚赋,建仓修驿……等等,在他到任肇庆的第二年,为改变当时肇庆蛮荒之地方文化落后的情况,就在现在端州区文化馆旁建起星岩书院。

包拯所建筑的星岩书院,是肇庆最早的一所书院,也是西江地区最早的书院 ,是肇庆最高学府,它标志着肇庆文治教化崛起,也因为这样,在北宋年间还是蛮荒区域的肇庆,也很快融入中原主流文化圈,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本地文化人才,也促进了整个地区的教育水平,从而大大缩小了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教育差距……在包拯三年的治理之下,肇庆这座城市从一个边陲军事城堡逐步成为西江流域的政治文化中心。历史上,星岩书院一直是肇庆的最高学府,历朝历代得到维修和保护,在清末废除科举考试后,星岩书院改称为“高要县立中学”。解放后,由于高要县立中学搬迁,星岩书院大部分被毁,只留下由众绿厅改建的汉谋图书馆。

在端州文化馆门外不远处,珊珊三丫头看到一处写着“宝月台”三字的墙壁,原来这里就是从前宝月台旧址。在墙壁的门口穿过去后,发现这里建筑成一个公园的模样,地势明显比周边要高出几米,沿石级而上,仍然可以看到当年宝月台夯土的痕迹。这些夯土虽然经历了千年的风雨洗礼,但仍让人感觉到它是很坚固,可以想象当年的宝月台是多么非常雄伟啊。

据说,宝月路就是因宝月台而得名。在肇庆民间流传着一个传说:宝月台最初是称为“补月台”,北宋105年左右,端州开始筑城墙,城廓要建成“月”字形,把城东的石头岗(今阅江楼处)、城西的龙顶岗两个制高点也划入了城内,当施工的时候,却错将石头岗和龙顶岗置于城外,原来设计为“月”字形的城郭建成了“日”字形。等工程完工后,军机大臣看到新城在石头岗和龙顶岗之间,一旦遇上战事,敌方只要占领这两座山冈,就可以俯视城内动静,认为这座新城垣已失去军事防御价值。这时,端州筑城官员担心被治罪,就贿赂钦差和军机大臣,争取了时间采取“补救”办法:在北门的池塘中筑起一个“50余丈宽广的土台”,形如圆月,这样便是“日月合璧,七星耀彩”,月出就星亮了,这座土台原称“补月台”,后改称“宝月台”。

珊珊三丫头在园内继续闲逛,在宝月台西侧看到有一棵古老的菩提树,非常高与大,这让我有点好奇,按照常规,菩提树是佛教树,从前一般会种植在寺庙内,那为什么宝月台内有这棵粗大的菩提树?原来,这里从前真的曾建有一座寺庙。据史料记载,明万历三十六年,肇庆知府张一栋在宝月台修建了一座庙宇,现在所见到宝月台遗址上的菩提树就是当时种下的。在清咸丰五年(1855年),因庙宇的“僧从逆事”,肇庆知府郭汝诚取缔了这座寺庙,寺庙虽不存在了,但见证历史的菩提树至今仍在。

在宝月台菩提树的旁边,珊珊三丫头看到一幢有2层楼高的古建筑,在建筑旁的石刻和碑文记载,我得知其身份:汉谋图书馆。在1933年春天,肇庆籍的国民革命军军长余汉谋在参观高要县立中学时,发现学校内的图书馆残旧并缺少图书,于是,余汉谋几次捐款捐书,还动员当时当地的达官贵人捐款捐书,并在高要县立中学内,原星岩书院众绿厅处改建了这个图书馆,在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2月1日,这个图书馆建筑至今被保存完好。

从汉谋图书馆出来,珊珊三丫头来到了对面一个很大的池塘,据说这里是唐代诗人李绅的夫人亲手所种植的荷花池,被称为古端城“八景”之一的“宝月荷香”,每当盛夏时,荷花盛开时,阵阵荷香从荷塘出来。根据街坊回忆,这里以前有上百亩地的面积,现在已缩小了许多,因为这里塘水水质清澈,会有许多小孩来到这里游泳……后来,人们希望这里能重现昔年肇庆“八景”之一的“宝月荷香”风光,在荷塘东西两边分别建造了迎曦亭和集瑞亭,周边重新种满了荷花,只是我这次来的时间,不是荷花盛开的季节,比较遗憾。

在现在城市化的建设中,许多的历史遗迹会消失,或许这是岁月使然,但绝对不是必然,我们依然希望这些历史古迹有关的一切,能够多留一些岁月,像这条只有几百米的宝月路,能让我们发掘出肇庆这座古城千年来这么多的传奇故事,这不正是肇庆人历史文化基因传承的一部分吗?

上一篇:最新消息:鱼池水处理水循环过滤系统怎么做_鱼池水过滤系统水循环如何实现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