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心情?决不能抛弃自己的凌云壮志。


【资料图】

2、出自《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于上元二年(675年)所创作的一篇骈文。

3、文章由洪州的地势、人才写到宴会;写滕王阁的壮丽,眺望的广远,扣紧秋日,景色鲜明;再从宴会娱游写到人生遇合,抒发身世之感;接着写作者的遭遇并表白要自励志节,最后以应命赋诗和自谦之辞作结。

4、全文(节选)如下: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5、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6、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7、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8、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9、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10、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见机 一作:安贫)译文如下:呵,各人的时机不同,人生的命运多有不顺。

11、冯唐容易衰老,李广立功无数却难得封侯。

12、使贾谊这样有才华的人屈居于长沙,并不是当时没有圣明的君主,使梁鸿逃匿到齐鲁海滨,不是在政治昌明的时代吗?只不过由于君子安于贫贱,通达的人知道自己的命运罢了。

13、年岁虽老而心犹壮,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心情?遭遇穷困而意志更加坚定,在任何情况下也不放弃自己的凌云之志。

14、即使喝了贪泉的水,心境依然清爽廉洁;即使身处于干涸的车辙中,胸怀依然开朗愉快。

15、北海虽然遥远,乘着大风仍然可以到达;晨光虽已逝去,珍惜黄昏却为时不晚。

16、孟尝君心性高洁,但白白地怀抱着报国的热情,阮籍为人放纵不羁,我们怎能学他那种走到穷途的就哭泣的行为呢!词句注释如下:冯唐:西汉人,有才能却一直不受重用。

17、汉武帝时选求贤良,有人举荐冯唐,可是他已九十多岁,难再做官了。

18、李广:汉武帝时的名将,多年抗击匈奴,军功很大,却终身没有封侯。

19、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汉文帝本想任贾谊为公卿,但因朝中权贵反对,就疏远了贾谊,任他为长沙王太傅。

20、屈,使动用法,使……屈。

21、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使梁鸿逃到海边(隐居),难道不是在政治昌明的时代吗?窜:使动用法,使……逃。

22、梁鸿:东汉人,因作诗讽刺君王,得罪了汉章帝,被迫逃到齐鲁一带躲避。

23、海曲:海隅,指齐鲁一带临海的地方。

24、明时:政治昌明的时代。

25、见机:事前洞察事物的动向。

26、达人知命:通达事理的人,知道命运。

27、宁移白首之心:哪能在白发苍苍的老年改变心志?青云之志:比喻远大崇高的志向。

28、扩展资料:高宗时,洪州都督阎某重修此阁,并于上元二年(675年)的重九日,在滕王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

29、作者南下探亲,路过这里,也参加了盛会,即席赋诗,并写了这篇序。

30、作者虽满腔热血,才华横溢却因恃才傲物、放荡不羁而被当时社会所不容。

31、壮志难酬,所以在这里作者由宇宙的无限而想到人生有限、短暂,表露出对时光流逝却功业难成的感慨;他悲叹盈虚有数,透出无法扭转命运的无奈,为自己只能流落南海之滨,无力跻身帝都长安为国效力而感到悲伤。

32、在第五段中,作者用典故把自己比做贾谊、梁鸿、冯唐、李广,来描述自己现在遭遇的困境,但作者没有在悲伤中停留太久,转而用自己的乐观精神给这一段咏叹做了更好的注解。

33、作者表示自己仍是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34、”身处逆境仍旧心胸开朗,立志报国。

35、这一段所用典故较多,但却合理恰当毫无堆砌之感,王勃写自己怀才不遇、深陷困境的矛盾心理,却又用一种处世的乐观精神加以化解,这种高尚的情怀,千百年来引起了众多文人雅士的共鸣。

36、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滕王阁序。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一篇:警方通报对冲入球场抱梅西男子处罚结果|全球报道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