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记者从安徽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获悉,自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以来,安徽省金融专项组全体成员单位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统筹推进金融领域开放创新各项任务,目前,18项金融改革任务已全部实施,提前完成建设三周年目标任务,形成改革试点经验、制度创新案例超30项,其中3项入选国务院自贸试验区第七批改革试点经验。

值得注意的是,安徽省联合沪苏浙印发《长三角地区跨省(市)协同授信指引》,信贷资源在长三角自贸试验区实现畅通流动与高效配置。

眼下,在安徽各地,常能见到江浙沪企业的身影,而这些企业成长壮大的背后,可能还有部分资金来自江浙沪地区。银行跨区域联合授信,在安徽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资料图)

“2022年审批长三角地区跨省(市)联合授信22笔,作为主办行20笔,授信总额105.1亿元。”农业银行安徽省分行有关负责人介绍。

无锡普天铁心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在安庆市设立子公司——安庆新普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建设“年产30万吨变压器铁心项目”。“得知企业融资需求之后,与无锡分行制定跨区域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成功审批贷款6亿元,安徽分行为牵头行,份额3亿元。”上述负责人表示。

截至6月末,全省银行机构在长三角区域协同授信金额达643.6亿元。同时,赋予自贸试验区部分省级金融权限,将金融机构部分业务改为事后备案,实施“信用报告替代合规证明”企业上市新模式,企业办理时限由原先最长6个月缩短为3个工作日。

此外,芜湖片区落地全省首只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基金,蚌埠片区发行全省首单自贸试验区离岸人民币债券。

科创金融方面,银行机构累计为片区内高端制造业、“双基”产业链投放信贷资金760亿元,近3年年均增幅超25%。

合肥片区在全国率先实践“贷投批量联动”模式试点,截至6月末,帮助249家科创企业获取股权投资45.43亿元。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安徽外贸顶住了压力、稳住了规模、提升了质量,前7个月进出口总体平稳,重点地市稳定增长,“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出口保持强劲。

此前,合肥海关发布安徽前7个月进出口数据。今年前7个月,安徽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511.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2%。其中,出口2993.7亿元,增长12.6%。整体看,外贸进出口运行平稳、符合预期,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数据显示,前7个月,安徽省16个地市中,有8个外贸保持正增长。其中,安庆、芜湖、淮南、阜阳、铜陵进出口增幅超两成,分别增长70%、38.5%、27.6%、21.6%、20.4%。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梁巍 综合整理

上一篇:水哥30万实盘 , 第4天 , 33.60W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推荐阅读

更多